制半夏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古代中药常将刚从水里挖的 生半夏经过甘草、生姜等中药材汤汁长时间浸泡,内中的毒辣成分被 消除,药性的寒热阴阳趋于平衡而制成半夏。生半夏由辛--麻舌剧烈变化成辛微温甘而无毒,性味成分由麻、苦、辛化为辛甘而香。生半夏有剧毒不可口尝内服,制半夏则味香而无毒,临床能做汤剂内服用。生半夏经过加热炮制后毒性减弱,功效也发生改变。制半夏辛散温燥,功效由涌吐转向温化痰饮,并具有和胃止呕等作用。
临床上制半夏多用于寒痰和湿痰证。中医所谓湿痰,是由于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湿浊与水液相混而成痰,湿痰为内在痰湿没有发作、外露出来之前的状态,是内阻在人体的状态。温化湿痰和寒痰是中医治疗痰证的常用方法,湿痰为多,寒痰是湿痰内郁日久的表现。临床应用制半夏常和燥湿化痰的陈皮相须配伍,即《和剂局方》中的二陈汤。
由制半夏组成的方剂有:
二陈汤:方中半夏燥湿化痰为主药,陈皮理气燥湿为辅药。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苔白滑。
半夏厚朴汤:方中半夏辛散温化,降逆和胃化痰为主药,厚朴行气散满为辅药。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主治:七情失调,痰饮内阻之梅核气。
茯苓丸:方中半夏燥湿化痰为主,陈皮、茯苓、枳实除湿化痰行气为辅药。功用:燥湿化痰,宽中消滞。主治:脾胃虚弱,痰饮内停之泄泻。
茯苓丸常用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胰腺炎;肝硬化腹水;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癫痫;神经衰弱属痰湿内蕴者。
临证使用半夏,应根据不同的配伍,掌握用生半夏还是用制半夏。如用半夏和黄连、瓜蒌、贝母等配伍,应使用制半夏;与干姜、细辛等配伍则宜用生半夏。但传统应用,多用制半夏。
【中药名】制半夏
【中药名】banxia
【功效】温化寒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