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乌梅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乌梅能敛肺,涩肠,宁蛔,是乌梅的四大功效。其含有多种有机酸成分,如柠檬酸、悉酸、桂皮酸、丁香酸、倍酸、甲酸、丙酸、琥珀酸、奎尼酸、葡萄糖酸、绿原酸、咖啡酸、没食子酸、单宁酸、苹果酸等,故味极酸。又含多种色素成分,如红色、黄色、黑色等,如乌梅色素E、乌梅色素A等。
中医古籍《神农本草经》在早记载乌梅性味酸、涩、平、无毒,入肝、脾、肺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日华子本草》认为“暖脾气,除冷嗽”,《本草纲目》认为“敛肺涩肠,治久泻久痢,反胃噎膈……,齿痛口疮,小儿惊痫,阴血不足”等。《本草备要》曰“治疟,去痰癖”。乌梅味极酸,有较强的抗细菌作用,10%的乌梅煎剂在体外对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特别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感冒病毒有较强的灭杀作用,所以临床上可治疗伤寒、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感冒。
乌梅含有较强的鞣质,能收缩局部的粘膜组织,起到收敛消炎的作用;又能涩肠止泻、止痛、止血、驱虫。现代研究表明,乌梅还有抑菌抗病毒、降脂降压、抗氧化,以及抑制胃溃疡等作用。
总之,乌梅可治疗多种肠道疾病,如急性肠炎、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消化不良、急性胃炎、慢性胃炎、食道炎溃疡以及功能性腹泻、胃窦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痔疮、紫斑、荨麻疹和神经衰弱等疾病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