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没有转基因?

薛睿睿薛睿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几个让大家惊讶的,中国的转基因研究起步很早,在80年代就有科研工作者尝试把抗生素基因转入大豆中以提高产量和耐药性; 96年,中科院遗传研究所率先成功培育出抗虫、抗病、抗除草剂三抗杂交稻,并申报了专利; 中国是第一个批准商业种植转基因作物(棉花)的国家,2001年开始栽培转基因抗虫棉; 第二代抗虫棉(转Bt基因棉)于2004年通过农业部组织的田间试验并于2005年入法登记注册(孟山都公司申请的转基因种子专利因不符合法定条件被驳回)。 第一代抗虫棉(转Bt基因甜菜)于2007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田间试验合格证书,目前处于产业化准备阶段,预计不久就会推广种植。

转基因小麦、玉米、油菜等也陆续开展研究或进入商业化生产。 现在大家吃的食用油基本都是转基因植物油,比如葵花油、花生色拉油等等。 还有我们常吃的大米,也有转基因大米!

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近期公布了对广东、上海等地部分超市、市场销售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测的结果显示,约八成样本含有转基因成分。 其中,转基因水稻、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及转基因油菜等均为我国允许进口且已经广泛利用的转基因物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商品大多标注着非转基因标识或者不含转基因成份,但检测结果却显示“阳性”,即样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

吉曼雨吉曼雨优质答主

中国在转基因研究开发上,在政府层面和产业层面,都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措施。中国的政策是支持转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同时对它的安全性要加强管理和研究。

1986年8月,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由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牵头,农业部、卫生部和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参加,联合制定了《863计划》.1987年3月至5月,召开一系列专业专家组会议,制定议程和实施方案。1988年1月正式颁布实施。农业部负责实施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简称“三工程”),就是生物技术的主体,即现代生物技术,也包含了转基因技术。因此,中国的转基因研究开发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

转基因技术在现代农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重视转基因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一方面是因为当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十分活跃,迅速发展成国际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生物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正在催生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将得到广泛应用。它对于大幅度提高传统作物、牧草、蔬菜和水果等的抗病虫、抗干旱、抗盐碱生产能力,提高土地、水、肥料和光热等要素的利用率,增加食物和纤维供给,保障人类粮食安全将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国际上这一技术与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全球发展迅速,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已成为大宗上市农产品。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自给、食品安全及农业竞争力受到严峻挑战,发展转基因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及生态安全,对于培育农业生物产业和现代生物经济,对于缩小农业领域与国际上的差距,对于促进中国在世界上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增强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