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火贲五行属什么?
1. 首先,从干支五行来看,甲是阳木、寅是阳火,丙是阳火、戌是阳土;乙是阴木、卯是阴火,丁是阴火、未是阴土,也就是说,从天干和地支五行的角度来看,火生土是很正常的(注①)。所以题主所说的“土生金”、“火生土”都是正确的。
2. 但是,这里可能引起歧义的是“木生火”,通常我们看一个天干与地支之间的五行相生关系时,都会认为“木生火”是顺生的,即木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升腾为火焰从而产生火的属性,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要理解这一点,就要知道古人观察天象的方法了。在古代没有现代的望远镜等等设备,古人是用肉眼来观测天象的,因此有个原则——“视不远而望不远”,也就是说,古人观测不到距离太远的天体,而只能看到距离比较近的天体。因此对于“木生火”就有个很特别的解释——指距离不太远的星星在空中的移动,也就是地球公转带来的星辰位置的移动(注意不是自转)。
因为木星的轨道离太阳是比较近的,因此每年都有一些时间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它移动到东方天空(也就是“生于木”),然后又慢慢恢复到西方天空(“灭于火”),再重新出现在东方天空(“复于木”)……如此循环往复。 而火星的轨道离太阳就比较远了,因此很难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它的位置变化,但借助木星就可以观察到火星与木星一起运动,并随着木星一起“生于木”、“灭于火”、“复于木”……这个过程,这就是“木有火、火有木”的由来。
3. “水克火”很好理解就不解释了。最后说“火克金”,这个“克”不是指水火不容、非灭其一不可的意思,而是指当金属物体温度过高会燃烧时,用火来“克制”它,使它不会燃烧过于猛烈。 好啦,上面都是废话,现在说回主题。
如果单从五行生克的观点来看山火贲卦的话,山(艮)为岩土,火上炎,正是“木生火”的形象啊!而且整个卦像还是“火山”的样子,可见“火生土”也是很合理的。然后“火土”相生,土性自然较旺,由此“克水”也成立。 但问题是在周易64卦中,有“水火既济”“火水未济”,说明水火是可以既济的,也就是说,火不仅生了土,还滋润了水——显然这是符合客观事实的。那为什么在这里还要强调“火生土”、“火克金”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我认为原因有二:
一是古人观象授时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天文现象,他们非常注重天体在天空中的方位,因此对天上星星的位置非常敏感,哪怕只是稍微挪动一点,他们都看得很清楚。所以即使“火生土”、“火克水”在理上说得通,但在古人在实际操作时还是要以眼前所见为准——如果看见火生土、火克水的现象,那就按这个来办;如果只是火生土、火克水现象不明显,那么就算差之毫厘,也不至于谬之千里。
二是古代文字表达是有局限性的,一个字有可能表示好几个意思,或者意义相对比较模糊,需要结合上下文甚至是整个语句的意思去理解,不然就容易产生误解。就像这里的“火生土”,按照常理来说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仅仅看到一个“生”字就认为一定是对的,那就是想当然了。 所以说,这里所谓的“火生土”、“火克(金)”,只不过是一堆事物中相对符合客观现象的几个例子罢了,不能算是铁定理,也不能放在所有情况下都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