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打美国?

周杨珍周杨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太平洋战争的起源与中日战争紧密相关

1937年7月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陆海军参谋本部在陆军方面以灭亡中国为目标,海军方面以攻占马来半岛和荷属东印度为目标,制定并实施了南北并进的战略。日军进攻的目标是西方的原料产地与市场,为了对抗与这些地区有利益关系及承诺的美英,日本政府于1940年制定了所谓的“帝国国策大纲”,方针明确指出要“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大东亚新秩序’,并且为确保这一地区把美英势力排除出去。”

二、美日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

当时美国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为了支援中国抗战,一方面实施了对日出口钢铁、石油和废铜等战略物资的禁运政策,另一方面也通过外交途径对日本施加压力,警告日本“如果日本不停止在中国的战争,将切断与日本的贸易。此外,为了防备日本在太平洋地区采取军事行动,还决定把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太平洋舰队配置到日本本土南面的夏威夷珍珠港。

1941年4月日军与苏联签订中立条约后,消除了北方陆上的顾虑,更加专心致志地南进。6月德国进攻苏联后,日本决定抓住英美陷入欧洲战事的有利时机,乘虚南进,以便一举完成“大东亚共荣圈”的设想。同时在美国方面,尽管它从各种渠道明确收到日本将在12月同它作战的警告,但华盛顿的决策者根本不相信日本会胆敢袭击美国本土,认为它至多会在东南亚地区挑起小规模冲突。因此,日本军方发动战争的计划没有因珍珠港的战备不足而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加快了南进步伐。

7月日本制定了《帝国国策实施要领》计划,规定“在1941年格子月之前,如果与欧美交涉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就对美、英、荷开战。” 9月中旬日本大本营召开有陆海军首脑参加的御前会议。会上,陆军主张先北进而后南进;海军则主张先南进而后北进。虽然天皇也主张南进,但会议没有就哪一种战略方针为最好达成协议。直到11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陆军才同意了海军的方案:“通过南进,首先夺取东南亚地区,建立‘南部国防圈’,然后再北进。”

三、日美谈判破裂,战争不可避免

日本认为美英支持中国抗战是它实施南进政策和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的障碍。为了实现国家战略,它一方面实施了南进侵略扩张,另一方面与美国进行了谈判。谈判的主要内容包括“日本从中国撤军,结束中日战争;日本退出三国轴心集团;美国恢复对日本的石油出口,向日本提供所需的其他战略原料;美英从缅甸、印度撤走军队,放弃对日本进行战争煽动以及放弃对中国的援助,等等。”这些条款显然是为了使美国无条件承认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侵略成果,美国政府对日本的要求进行了坚决拒绝谈判最终破裂。日美两国为了各自的战略意图和现实利益,谁也不能向对方让步,导致战争不可避免。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