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五行含木吗?
汉语有五行的说法,来源于古代人们对事物的直观描述。其中“水、火、木、金、土”就是古人对五种常见物质的命名——清水、火焰、树木、金属、大地,这种“金水木火土”的排列顺序正是按物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的(金在西方所以色白),而“水木火土金”的顺序则是以物质在自然界循环次数排列的(土居中央)。显然这里的“土”包含的是一切有形无气的物质;而“木”“火”“金”则分别对应着三种不同的气:温泽之气(火)、燥烈之气(金)、清凉之气(水)。
“土”“木”“水”“火”中各含有“木”“火”“金”“水”四种基本成分。因此这四时八节中的四气和十二个月中的月令都是合于中医理论的。
至于为什么是“木火金水”而不是别的什么排序,这恐怕是因为人们最早观察到的自然界出现的物质是以“木”“火”“金”“水”为序的,而且这四个字是象形文字而且含义明确容易区分。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它试图以五种物质的普遍运动变化规律来说明宇宙的一切现象。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的“五”,不是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属性的抽象概括。五行学说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和运动规律,来说明人体器官、自然和社会五种功能属性及其变化规律。五行学说的“行”,是“功用”、“运行”、“活力”之意,即上述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一方面以五脏配五行,把五脏等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反映归属于五行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另一方面,以自然界五种不同性质的能动变化来概括脏腑形质的生理功能。五行对应五脏之间的互相滋生,互相制约的关系及它们在病理方面的相互影响,即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的规律受到了破坏,使这种平衡关系失调,就可能导致发生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