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应如何发展?
1.把“增长”这个指标换成“平衡”,“增长率”换为“损耗率” 经济增长有投入与产出两个环节,过去我们一直关注投入,通过加单杠杆、疯狂投资(尤其是基建)的方式拉动的GDP,忽视了经济中的损耗部分——也就是GDP是怎么没的。如今我们不仅要问GDP是怎么来的,还要问GDP是怎么没的。
2.把“速度”这个指标换成“周期”,“增速”换为“波幅” 经济发展是有周期的,波动是客观存在的,一味追求高速度也得不偿失。我们要从周期视角看待当前经济运行的趋势和规律,制定政策时尽量降低对周期的依赖。
3.不再唯GDP论,增加民生福祉和经济质量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GDP是衡量一国经济状况的好坏的标尺,但却是扭曲的事实上的唯一标准。我们在用GDP衡量的同时,还应多关注民生,提高居民收入和在GDP中的比重,实现经济的质态增长。
4.宏观政策取向由总量扩张转向结构优化 为什么我们的GDP世界排名很高,但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在世界范围内的排名却很差呢?这就是结构性问题。今后一段时间,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因此宏观政策的基调应该是由过去的扩张转为当前的稳增长、调结构。具体而言,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补贴、去通货膨胀;同时大力鼓励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
5.完善市场体系,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什么是有效率的市场?那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然而中国现阶段并没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政府的干预过度。今后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