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什么时候命名的?

汪珈琳汪珈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公元1276年初,元朝定都于中都。这一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日夜晚,大都城突然遭到来自蒙古高原的暴风雪袭击,大雪持续整整一天。次日晨,人们惊讶地发现,这座城市已经被大雪埋住了半截!元世祖忽必烈马上命人取来图籍,查证地名。结果令人大跌眼镜——这位雄韬伟略的皇帝竟然不知道这座城市的名字,只好委派大臣们前往查考。最后经查证,这座名城的中文正式名称应该叫做“大都”。 元世祖非常不高兴,认为“大都有许多别名,例如旧京、京师、中州等等,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些称呼不用正名,现在又给这座城市加一个‘都’字,太麻烦,很不妥当。” 于是,从次年正月元旦开始,元朝朝廷明文宣布,废除“大都”之称,一律称“京师”。后来,又为了和“京师”相区别,把元世祖初年改建过的京城称为“旧京都”(即今北京)。同时,为了表示宫廷所在地所在方位,把元世祖迁都后的新都命名为“新京都”(就是今天的海淀)。 “大都”一名,就这样被冷落了七八百多年,直到明朝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冬,朱元璋之孙朱瞻基亲自率领二十万民众,兴筑紫禁城内城,才重新被人使用。不过,这次使用的“大都”之名,却是有特殊含义的——它特指皇城(紫禁城)而言。

在明代文献中,常可见到“京都”、“京师”与“大都”三词并用的情形。到了清朝入主中原后,三词的使用情况有了变化——“京都”和“京师”多用来泛指首都,而“大都”则只用于单指紫禁城。这种用法和今天大致一样。只是“大都”不再代表北京的别称,而是变成了紫禁城所在的特定区域。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