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投资成功原因?
一、“走出去”有国家战略层面“导航”。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到2050年建成繁荣之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年来,非盟成员国从17个增加到53个,中国对非投资总额超过500亿美元,连续多年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亚洲,中国与东盟携手建设中国—东南亚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使南方共同市场和中国—东盟自贸区更加紧密;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带动下,沿边省份开放步伐加快,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建设如火如荼……
二、“走出去”有宏观经济层面“助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为“走出去”提供了坚实支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不少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大幅度提升,出口产品由过去的轻工业品为主变为钢材、水泥、家电等产品都居世界先进行列;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至2015年的4.16万亿美元,全球份额由不足1%上升至11.4%。
三、“走出去”有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推动力”。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从设立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和区域开放规划,再到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积极打造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为境外投资提供全面保障。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投资管理流程持续简化优化,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数个工作日,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落地见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行……这一切都为投资贸易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四、“走出去”有金融创新“强心针”。 中国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在内的较为完整的金融体系。2010年以来,人民币跨境使用实现了从试点运营到规模运行的重要跨越,离岸、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海外中国企业资金供给和风险防范提供了有效渠道。融资方式不断丰富。除传统贷款融资外,发行债券、租赁资产、保理等多元化融资方式不断涌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充沛的资本供应。
五、“走出去”有法制建设保驾护航。 依法保护境内外企业的知识产权,完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运用国际贸易仲裁机制解决经贸摩擦,是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有力举措。各地还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促进境外投资的配套政策,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