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哪个是木?
一、五行的起源 关于五行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尚书》《左传》等古书中,但当时的五行并非后世所认为的五种基本物质或属性,而是指五帝和五种自然现象:木行、金行、水行、火行、土行之帝;春、秋、冬、夏、中(季)之政。 到了春秋战国时,人们开始用五行来说明宇宙万物变化来源,如“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雕割铸铄也……此皆阴阳化育,滋液泽润”(《吕氏春秋·贵公》);又如“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化为五行”(《韩非子·六反》)以及更简单的“天有五行,地有五常,人之五脏” (《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谈))之说。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五行相生相克说以及五行配属说。
二、五行的现代理解 五行为古代哲学的概念范畴,其内涵和外延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首先要搞清古人所说的五行是什么含义,这是正确理解问题的前提。
1.五行配属说 根据对古文献的分析研究来看,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五行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物质联系,于是开始给它们进行配属,即把某一行与某一种物质联系起来加以定义:如把木配于酸,金配于辛等等。这些配属关系主要见于儒家和道家两大流派的理论观点之中,并且形成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学说体系。
从现有资料来看,儒家大多采用五德终始说将五行与王朝更替联系在一起来解释世间万物的产生变迁规律,而道家则多采用五行生克说将五行与宇宙人生联系起来阐述养生之道及治病法则。例如,东汉人郑玄就曾在他的著作里以“五事”解释“五行”的含义[3]:
五行,谓行,言顺而行之。金木水火土,犹寒热温凉燥湿。此五者,有善有不善,故为五行。
2.五行的概念演变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往往是从其表象入手进行分析推论的,这导致了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常常不追求本质,只停留在表面。这就使得古人的思维习惯从一开始就被禁锢在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当中了:分析问题时往往抓住最明显的特征,而不去深究该特征的本质性原因,从而也就使得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被归之于一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五行相配。 而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这也正是为什么在今天的许多教科书中仍然使用着这样的概念术语来进行解释说明的原因所在吧!
三、结束语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关于“何为五行”的认识上是否存在偏差;二是如何理解古代的五行思想与现代的五形理论之间的差异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