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产规模包含什么?

景之烨景之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资产规模指的是某一经济主体所拥有的或控制的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一般而言,各类企业、政府、个人等都拥有不同类型的资产规模。就企业来讲,拥有的各类有形、无形资产总和构成企业的资产规模,如:货币资金、存货、厂房、设备、股票、专利技术、商誉、企业人力资源等广义上也属于企业资产范围,这些资产价值总和就构成企业的资产规模。

银行资产规模包含三类。

第一类: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在国外的存款和库存现金,

第二类:拆放同业、票据贴现、贷款和投资,

第三类:应收利息。在银行资产中,前三类为银行主要资产,后两类为附属资产。对一家银行来说,资产总额越大,一般表明资本越多,抗风险能力越强。从整个银行系统来看,资产总额大小,标志着货币信贷能力,是宏观经济规模变量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银行信贷需求不断增加,银行资产规模也不断扩大。30年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逐步走上良性循环轨道,银行资产规模逐年大幅度增长。1978年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为2475.78亿元,其中,中央银行资产为755.11亿元,占比为30.49%;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为1720.67亿元,占比为69.51%。1998年末,全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到136385.28亿元,其中,中央银行资产为17740.25亿元,占比为12 .99%;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为118645.03亿元,占比为87.01%。与1978年末相比,1998年末全部金融机构资产余额增长了55倍,年平均递增29.94%。从全部金融资产结构来看,中央银行资产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30.49%,下降到1998年的12.99%,下降了17.5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69.51%,提高到1998年的87.01%,上升了 17.5个百分点。在银行资产结构中,业务性资产是银行信用活动的主要载体,主要包括存放同业和国外、拆放同业、票据贴现,各项贷款和投资。业务性资产在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1978年业务性资产余额为540.40亿元,比1949年末增长29.6倍,年平均增长12.0%;1998年末业务性资产达到121911.04亿元,比1978年增长 225倍,年平均增长29.6%。30年来银行信贷规模增长速度,超过生产增长速度和货币发行增长速度。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