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国际幼儿园?

卞昶懿卞昶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小朋友,你的眼前有一支圆珠笔和一本日记本,但你偏要说那是一只兔子,因为“兔”和“圆”同音,而那个日记本其实是一头大象……

如果你问一名学龄前儿童为什么,他一定会回答你:“因为妈妈说那是兔子,所以它就是兔子!”

这也难怪,我们从小到大都被告知那只是一个圆珠笔、那只是一块橡皮、那只是一个玩具枪……可有一天,孩子眼中最最有趣的新奇事物,竟被母亲定义为“兔子耳朵”、“兔子尾巴”、“小兔叽的嘴巴”,于是,孩子的眼中、心中,那只“圆珠笔”便活灵活现地变成了一个蹦蹦跳跳的兔子……

孩子爱幻想,往往不把客观事实当作唯一正确的认知。而孩子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相较成人而言非常强烈,且没有偏见、约束和定性,如何写就不拘一格。在这种能力的作用下,儿童看事物常常表现为变化多端的灵感境界,在他们的心目中,现实中的一间屋子,可能是海上的一间小岛;现实中的一声蛙鸣,可能是古代勇士的战场怒吼。此时,成人若强行将孩子们的这种“想当然”、“自以为是”的现象取缔,或对孩子这些奇怪的联想与做法加以嘲笑、责难,只会扼杀孩子的联想和想象力。

下面我们看看英国有名的伊顿公学是如何解决的。

在伊顿公学的艺术教室里,到处都画着大大小小的“兔子”。原来,“兔子”是伊顿学生的“专利”,这里收藏的将近20.000幅“兔子”书画作品也都是学生们在校课外活动时候画的。

孩子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兔子”呢?原来“兔子”在欧洲有象征敏捷、灵敏的寓意,所以伊顿学生们画画时总喜欢在“兔子”的四肢和头上加上翅膀,让兔子变成一个飞兔,表达他们对迅速敏捷、多才多艺的渴求。

如果看到孩子在画画或制作模型的时候,把一辆小汽车做得像一匹蜗牛,千万不要嗤之以鼻,而要好奇地想象:“如果蜗牛去考驾驶,会不会在考试时睡觉呢?”如果看到孩子对各种形状、比例、比例尺在头脑中勾画成不同的视觉形象时,不要粗暴地制止他任意“奇思怪想”,而要支持他那双灵巧的手去大胆地塑造心中的形象:怪车、怪鸟、怪船……以发展他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对孩子的幻想、有意夸大和胡思乱想,父母要理解、要欣赏;对偶然看到的奇怪现象和表面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行为,父母要思考、要研究;对暂时难以解释的,就暂且放它过去,切不可在孩子们的奇思怪想前过于认真,以扼杀这些灵感和创造思维,如果真正做了,那便是为人类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以《三只小猪》为例,我们看看西方的教育观念。

三只小猪,一只用稻草造房子,一只用木头造房子,一只用砖头造房子。小猪们各显其能,大猪懒惰,最后被猪熊吃掉。

为什么大猪懒惰最后被猪熊吃掉?在英语里面,carpenter(木匠)和pig(猪)发音相同,所以木匠变成小猪,不勤劳被吃掉。

可见,西方教育对小学生进行常识教育时,讲得非常简单。用稻草、砖头造房子,小猪们各显其能,并不是进行竞争,而是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而且不勤快的木匠"变"成小猪,不聪明的木匠就会被狗熊吃掉,同样,不勤快的稻草人就变成稻草人,不勤快的瓦匠就变成泥巴人。

为什么西方不把课本上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因为他们认识到:第一,在现代社会,任何行业的人都有机会成功,无须强调某一行业比另一行业高,甚至把某一个行业特殊化。第二,如果强调要当X,就暗示X是最美好的职业,其他行业都不理想,不利于促使儿童认真考虑自己每一个特殊的爱好。第三,不同的智力和心理品质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