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立秋还是伏天吗?
立秋不是入伏,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 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开始为立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方向。 从气候学角度来看,“立秋”意味着高温天气趋于结束,气温逐渐下降,暑气开始消散。不过,从气象学的立秋标准来说,平均气温降到22摄氏度以下才进入秋季。也就是说在立秋这天,天气可能会依然很热。
中国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侯凉风至二侯白露降三侯寒蝉鸣”——《礼记·月令》 一候,凉风至。凉风是西风清风,温度迅速下降,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清凉。 二候,白露降。由于昼夜温差大,清早会有雾气,其中饱含水气。 三候,寒蝉鸣。秋天的蝉声音嘶哑,俗称“知了知了”,喜欢挂在树干上“唱歌”。 在西北、华北等地,立秋前后正是“七九月乱穿衣”的时候,白天阳光猛烈,早晚却是凉意十足;而到了江南地区,“立秋”之后依旧有“秋老虎”肆虐。
“秋老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指的是立秋以后短时间回热,气温持续升高,出现36℃以上的高温天气。
一般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7日至9日,持续时间约3~7天左右。 这种天气的出现往往是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副热带高压范围之中,当副热带高压较强且稳定时就会形成“秋老虎”天气。 除了副热带高压影响之外,“秋老虎”的形成还与台风有很大关系。每年秋老虎来袭期间,北方冷空气已经开始活跃,但此时南方地区空中有台风活动,台风环流云系会造成大范围强降水,从而带来酷热天气。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如今人类已经能明显感受到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在华南地区,“秋老虎”的出没频率越来越高,而且发作的时间也开始有所提前——以往多在每年的9月份出现,现在则提前至8月初就频频现身。 对于“秋老虎”带来的危害,养生专家提醒大家,这个时候仍然要注意防止中暑和热伤风,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及时补充水分,最好饮用适量盐水来补充体内水分,增加盐分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