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字属五行什么?
“和”,《说文》曰:“相应和不竭也”,即配合适当不生隔阂。 可见“和”在本质上属于动态的协调变化过程而非静态的一个量值状态结果,“和”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不断协调与统一的过程而最终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态、和谐态或有序状,它既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果又意味着新的不平衡因素的产生,从而不断地处于一种循环往复的不断运动变化中。
由此推论:一、作为汉字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属性都适用于形容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各阶段的不同特点;二、从阴阳角度来看,作为“和”的核心范畴的“和”本身具有阴的特性,故可归属于阴性五行之中。 三、关于“和”字的含义分析如下(其中红色部分为古汉语中的常用义): 和:hé huo huò hè hé huó hú 【形】 同“盍”。何不?为什么不做呢?引申为“为何”〖why〗 “和”,皆歌也,今徒笛,笛者,厥阴之音也,气之治也。——《礼记·乐记》注 [1] [2-3]
如《史记•李斯列传》所载:“乃相与泣,饮盟血于轩下”(于是都在车辕前跪下歃血发誓,表示绝不背叛),其中的“歃”本指口含鲜血而不咽,后则泛指歃血为誓。此处的“和”就是为什么要喝下这血的意思了。
又如西汉贾谊《过秦论》中:“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这里的“雍”也是疑问语气词表反问。
又《庄子•天道》中有:“昔者舜问于尧,尧言丹朱之不肖,盖如此哉!舜对曰,一子而不肖,何以尚宗?尧曰,兀哉,汝言亦有所适矣。”
《淮南子•主术训》中有:“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孙九人,不与其子孙而授禹,至公也。”这里“兀”都是发问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字。 再来看看上古时期常用的其他类似表达:
①《左传•襄公三年》载:“寡君之事亦惟君命一二思之。岂有他焉?”
②《战国策•魏策三》记载:“王尝与我游矣,庸知吾不足使与谋乎?” ③《楚辞•远游》中云:“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④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中也提到:“仆以口语遇遭值拔起居衔命赴诸侯聘采” 以上这些句子里的“一”“已”“焉”“二”“之”“为”等都属于发问代词,其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难道”差不多。这些句子的主语后面一般都省略了宾语,这样看来,这种倒装句式在古代汉语中也是十分常见的。 从以上的例句可以看出,先民们往往是在提出问题时将主语置于动词之前进行倒置,然后再补上宾语,这样就避免了句子因主语太长而导致头重脚轻的情况出现。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当倒装的“和”作为疑问副词时,其意义应接近于上述例句中的“一…焉”等意思,即是问“怎么没有…”或是“何必……”之意。
“和”并非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中表示和平、和谐的“和”的含义,它同样具备着否定、质疑、反诘甚至威胁的意味在里面,而且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起到强调的作用。 四、既然“和”被归入阴性五行中,那自然应该与阳性事物形成对应关系。比如金与水相对应,那么与“和”相对应的应该是火与土无疑了,这是由它们各自所代表的阴阳属性的不同决定的,当然也可以反过来推断一下,如果土跟水和的话那么对应的肯定是阳刚的金与火喽~